近几星期世界各国股市波动,欧美多国经济数据不好,令人们担心危机与衰退是否会再来。
问金融危机为什么重要,可能会被认为多此一问。对于非经济学者而言,这可能是对的,但经济学者必须问。为什么呢?
根据传统宏观经济学的分析,当货币供应量变动或是其他因素,使名目总需求变动,只能够影响价格,并不能够影响实值产量与就业量。这就是货币是中性的结论。而且,工资也是一个价格,总体价格的变动,同时、同向与同样程度地改变物价与工资,因而也不影响实值工资。因此,金融危机、股市下跌、(名目)总需求减少,并不是很重要,至少不会造成大量失业,对于不玩股票的大众影响不大。
然而,实际上金融危机非常重要,经常严重影响实值产量与就业,正如我们两三年前所看到的。实际社会与经济理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?
并不是所有的经济理论都与实际社会有巨大的差异。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分析,金融危机或其他使总需求大量减少的事件,对经济很可能有重大影响。这分析方法是把传统的微观、宏观与全局均衡综合起来,所以称为综观。它与传统宏观有一个重大的不同,不假定传统宏观所假定的完全竞争。
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,不能够影响价格,只能够以市场价格出售其产品,并且可以出售任何它愿意出售的数量。因此,为了把利润极大化,就生产到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水平。总需求的改变,必须通过对价格的改变,才对完全竞争的厂商有影响。然而,对于整个经济或宏观问题而言,整体价格的变动,在不考虑时滞等问题时,也会使成本做同向与同比例的变动。这种价格与成本的同比例变动,不改变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极大化的产量。因此,总需求的变动,不影响实质经济变量。这就是传统经济学货币中性的结论的微观基础。
当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已经生产在其利润极大化的产量时,在同样的价格下,它不愿意多卖。然而,你问问实际经济中的厂商,在同样的价格下,他们是否愿意多卖。一百个厂商中至少有95个非常愿意多卖。不然,他们何苦花广告费与雇用推销员来增加售量?可见实际经济中的绝大多数厂商并不是完全竞争者。
给定需求的情况,一个非完全竞争的厂商,要多出售产品,须要减低价格。靠减价来增加售量,未必能够增加利润。不过,如果需求增加而成本情况不变,则厂商可以不必减少价格而增加售量,利润会大量增加。相反的,需求下跌会使产量、利润、就业量下跌。因此,金融危机与货币供应量等会影响总需求的东西,都可能会影响实质经济,因而很重要。
三年前金融危机后,虽然各国靠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扩张的财政政策,避免了1929年式的大萧条,然而造成危机的美国经济问题,包括其对外与政府的巨大双赤字,并没有改善,更谈不到解决。实际上,其短期的财政扩张政策,反而大量增加了政府赤字,使政府负债占总产量的比例,从2008年的约71%增加到现在的99%。
美国GDP年增长率从去年最后一季的3.2%,减少到今年第一季的1.9%与第二季的1%。失业率更是高企于9%以上。美国每个月需要增加125,000个工作,才能够勉强维持失业率不变。分析者预测8月份的就业量只能够增加75,000个。最近实际数字出来时却显示完全没有增加!
奥巴马总统推出4.47千亿美元的就业计划,股市却继续下跌。大概投资者已经认识到,短期的扩张,并不能解决长期的问题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行长Bernanke也于近日警告,美国需要减少赤字的计划,不然就会造成长期的经济损害。短期需要扩张,长期需要减少赤字的矛盾,使美国陷入‘招数出尽,黔驴技穷’的困境。
包括所谓‘欧猪四国’的许多欧洲国家,经济情况比美国更加糟糕。因此,一定程度的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,在欧美很难避免,虽然其程度多数会比三年前的要轻微,因为人们应该多少会吸取上次股市过分下跌的教训。
澳大利亚与亚洲多数国家的情形与欧美完全不一样,他们的政策火药库很充实。如果有需要,可以推出五万亿、六万亿计划。不过,这并不表示,亚洲的投资者可以高枕无忧。
回顾2008年危机时,没有问题的澳大利亚与亚洲的股票跌得比美国更惨,而美元不跌反升。笔者于2008年10月25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(文章收在笔者在新浪与财经网的博客)说,这是不合理的反应,并建议卖美元,买澳元与澳大利亚的股票。结果澳元从61美分升到现在的103美分。这次如果有类似的不合理反应,读者们应该有机可乘!2011-09-13于浙江大学。
2011年09月19日发布
0
推荐